向美好數位下載年代揮別!迎接串流時代的來臨
上午11:35(image source: here) |
在2017年中就已經傳出蘋果將淘汰iTunes音樂下載服務的消息到了年終還是依舊引人關注,雖然蘋果從頭到尾矢口否認,不過自從iPod Classic的停產到2017年七月宣布終止販售12年的nano以及shuffle生產線,就不難看出其中端倪。
蘋果正在汰換消費者取得音樂的方式以Apple Music的誕生為例,已下載的音樂和Apple Music資料庫處於共生的狀態這對使用者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經驗,我們曾不止一次比較了他們與Spotify當中的差別,其中一項就包含了使用者經驗。蘋果公司也相當清楚這點,所以,雖然官方未證實謠傳,但「合併服務」是指日可待的動作。
從2003年就開始服務的iTunes Music Store到了2008年才穩固根基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音樂販售平臺,不少電影都有iTunes的身影,這也更在2010年將他們推到數位音樂的龍頭,雖然2006年就有了Spotify而臺灣地區有了KKBox,蘋果仍然屹立不搖,不過是什麼改變了觀眾的口味呢?習慣了音樂付費的顧客正在找尋最低成本取得音樂的方式。串流服務的大反攻其實是誰也想不到的快速成長,蘋果失去前瞻性的視野只注重在iPhone的進化,忘本的他們在意識到串流音樂的崛起時,已經來不及但也勢必要推出串流服務,以至於最一開始根本是個四不像的平臺,這點其實對於曾經風光的Apple來說是相當難看的,更別提已經推出兩年了使用者還不到Spotify的一半。
不過iTunes一旦消失,最先衝擊的仍是那些iPod的忠實使用者,數位下載的好處便是不用購買全專輯就能收藏自己喜歡的音樂,謠言成真的話,那些使用者會跟著淘汰隨身聽,還是回去購入整張專輯的習慣呢?
iTunes的淘汰我們暫且可以說不好也不壞,如果連最大的數位銷售平台都消失,順位的Amazon會不會接收棄蘋果而去的粉絲?對於我們來說,iTunes的好處無非是可以購買單曲或是沒有發行實體專輯的EP和LP,但如謠傳在2019年全面串流化,音樂販售將會朝向兩種極端方向前進,實體唱片的更萎縮或是第二春,在購買不到單曲的狀態下,也許實體宣傳單曲會賣得比預料中的好也說不定。想當初在數位化的衝擊下,我們都嚷嚷著實體唱片的好,但還是默默地接受了這個改變與事實,然後再眼看一家一家的唱片行倒閉。這是音樂的初衷嗎?我們都知道Spotify等串流平台計算給藝人費用的方式,當歌手們得不到合理的酬勞,這已經不是勤開巡演或是全球演唱會可以解決的問題,而現在我們正站在串流時代的前面、音樂銷售的轉捩點,我們還是在嘆息實體唱片的式微。
唱片業在愛黛兒'25'這張專輯時彷彿看到一線曙光,打破前所未有的紀錄,本來已經被視為夕陽產業的實體唱片,隨著'25'的大賣,許多歌手也在寸量自己的聲譽是否能夠像她一樣操弄唱片業,但其實沒有任何人敢碰或是做出此舉,除了2017年發行'Reputation'的小公主泰勒絲,雖然首周銷售亮眼,但依舊沒能超過Adele以及饒舌歌手Drake的成績,連炒作新聞高手的Taylor Swift都在短短三周後仍將新專輯在Spotify、Apple Music等串流平台上架,還有誰能做到比這更好的成績?
音樂產業會因為iTunes的淘汰而變小嗎?這倒不見得,但可以肯定的是,實體唱片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只能祈禱像Adele或是Beyoncé等大牌歌手不在串流平臺上架專輯還能夠提醒大家記得要去購買實體支持自己喜愛的歌手。
© 2018 Reviewreviews Copyright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