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a 'KiCk i'

下午3:21

('KiCk i' album cover)

    她的下一個階段—轉變或過渡,阿爾卡(Arca)在她的上一張專輯'Arca'中的激情與壯烈已經消散,反之將歌手所認定的拉丁音樂藉由電子樂陳述,屬於她的委內瑞拉認同在新唱片'KiCk i'裏可見一斑,長達一小時的單曲"@@@@@"為阿爾卡的回歸做了相當傑出的前導,她正在進行未來流行樂的雛形,輕聲細語地呢喃和令人焦躁的節拍,Arca的面相既複雜也多元。

    像是在和自己對話,或對世俗的怒吼,"Nonbinary"以激進的平靜口吻做出狀態的形容,這是嚇人的,刻薄寡恩的開場曲,並不屬於饒舌樂一環的說唱,新流派的機器人心理:「我可以嘗試友善,我可以作假,我也可以很真,裝成壞樣子但看起來像個甜心。」,將自己的歷史簡述為歌詞,阿爾卡正用新專輯在縱觀她至今的音樂歷程,先前的迷你專輯是狂暴的晶體,小而銳利卻混濁不堪,你很難看清它是什麼樣子。

    從抽絲剝繭當中她漸漸脫穎而出,最後在母語裏找到溝通的出口,鑽研在聲線控制的時間已過,阿爾卡轉向將氣氛營造出專輯意象,從語調和歌詞上顯現出金屬的無情,偶爾帶出人性,變異體"Riquiquí"揉合了'Xen'時代的傷感,她是神話裏流動的合成人形。拉丁夢幻與雷鬼風格?可能只有在金屬白玫瑰所構成的詩詞裏綻放。

    經過兩張專輯的淬鍊,Arca在製作冰島歌手碧玉(Björk)的專輯時,將自己的標籤擺至最後,她是謙虛的象徵,而碧玉也是,私密情感從'Vulnicura'、'Utopia'以及'Arca'傳承,於「卵」中誕生,當兩人都褪去黏膩的惆悵,達成最終的治癒,"Afterwards"是雙人組推出作品以來最符合她們合作關係的單曲,它在表皮裹上易碎的糖衣,其中為堅硬的酸澀梅籽,碧玉帶著"arisen my senses"寬廣腔調利用西語刻劃"Anoche"的續章,節錄西班牙詩人Antonio Machado的詩《當我昨夜寐時》,肩負過去的記憶,這意味著「前進」,尤其在接近碧玉長達半世紀的生涯裏意義獨具。

   擁抱自己的身分認同為一位拉丁裔的跨性別女性,女性主義的議題在'KiCk i'裏並不虛掩,它甚至是前衛且公開的陳述,藉由他人之口,"Watch"以及"KLK"由現行擁有話語權的兩位女歌手發聲,Shygirl的激進饒舌與蘿莎莉蕥(Rosalia)的節奏藍調口吻成為相佐的力量詮釋,它是實驗的象徵,歐洲的地下舞曲,刺耳的碰撞聲經由扭曲產生稜角,呈現危險的性愛場面,同時也是驕傲的地痞,玩世不恭代表覺醒,呼應著”Nonbinary”說的努力:「婊子,這是我努力掙來的。」

    神性從轉化自己早期作品的身影迸出,她的表現讓你在讀懂之餘產生困惑,重複的字句”Rip the Slit”,古怪卻又符合阿爾卡的邏輯,中性且持平的面貌,在製作中提高自己的頻率,如機器在損壞前的美麗,像極人工智慧得到啟發的靈性,賽博格(cyborg)是否也是繁衍而生?她將從子宮裏為自己降生,於Arca的世界觀中,能夢見電子羊,卻也是不容觸碰的神聖異形。

    位於最底層的人類會更清楚自己的定位,而Arca曾在那些位置上,刻板印象的陽剛在性別認同面前不算障礙,這算勇敢的呈現抑或是忠於自我而已?就連對錯都與光譜有關,她想變成一個極端的中間值才能撐起三角形的固體。而內在是柔軟的,當女伶譜寫出情歌,你必須認真聆聽,因為其中可能包含從未公開的秘密,它很私人,”Time”” No Queda Nada”上亦是,夢幻流行飄於電子音樂之上,迴盪情感的標的,垂直是活著,而水平則夢想著,阿爾卡於雲端裏幻滅那些起落之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與瑪丹娜(Madonna)所給予的影響,在空蕩的體育場表演只屬於自己化凡的時刻,無人知曉也無人打擾。

© 2020 Reviewreviews Copyright.

You Might Also Like

0 意見

LIKE US ON FACEBOOK

POPULARITY

Subscribe